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园林入口的景观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园林入口的景观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公园入口设计规范?
公园出入口设计的四大原则:
1
.为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在设置公园的出入口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规
划的要求,
合理地安排好公园的出人口。
一般主要入口与城市主干道相连,
根据城市发展规
划充分考虑公园附近环境将来发展的力向,
必要时可考虑须留出人口。
另外在设置出人口时
应注意公园功能分区的需求,
选择在合适的功能区内建设出入口,
避免安排不当影响各功能
区内的活动。
2
.方便游人出入公园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于次要出人口而言的,通常公园附近与居住区相连
或有大量游人的地方设置次要出入口,从而方便附近居民的游览需求。
3
.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在进行出入口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出入口附近交通的组
织以及出入口对街景的影响,
一般要求出人口既要与街景在整体风格上互相协调,
又要突出
自己的特色。
4
.便于公园的管理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于专用出入口而言的,多选择在公园管理区附近或较
偏僻不易为人所发现处,
但对外交通必须畅通、
方便,
从而满足公园日常生产、
管理的需求;
专用出入口不供游人使用。
中式园林入口可以有些什么?
传统的园林建筑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区域隔断方式就是月亮门和镂空窗,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我们需要的不一定是一扇真正的门,月亮门其实就是一个门洞,并非是现实中需要推拉的那种门。通过月亮门,就可以简单地将不同的空间区分开来!
公园主入口多宽合适?
公园入口是公众进出的主要通道。当公园的游人容量确定,根据公园园路宽度(等级)再确定入口大门的宽度及高度;且游客单个出入口最小宽度1.5m; 一般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人行大门不宜做的太高,一般取2~2.5m。人、车兼用的大门高度取2.5~3.5m。大门材料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
园林中的道路如何设计?
随着人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园林道路设计的美化、舒适、便捷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道路设计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园林特色等因素。
1,周边环境
道路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行人行车,这就要求设计中要优先考虑平面线型符合通行安全,道路的主要开口处要满足通行量的需求。纵断要考虑到周边地块的开发高程。纵坡不宜过小,否则路面排水不畅,同时也不宜过大,影响行车行人。统筹周边环境,满足平面和纵断的要求。
2,园林特色
不同于交通道路,园林道路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居民游玩,结合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突出园林特色,在设计中运用透水砖铺设,增添下沉式绿地等内容,连同园林景观一起组合成别致、美丽的风景线,构建出生态文明园林。
在日式枯山水庭院中有一种石材,是枯山水造景的重要元素之一,那就是砾石。在枯山水造景中,都会用一层细石覆盖面积较大的裸土,以保持地表干爽、清洁,而砾石就是更好的选择。
1.园林中的道路设计首先需要考虑跟总平面相结合,要区分道路的性质和功能,比如车行,人行,无障碍通道等等。
2根据不同的功能,结合景观设计的理念,富余其不同的做法和效果,材质
3.结合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要求,采取不同的铺装手法,如透水铺装,硬质铺装等
4.复核道路的设计,如消防车道铺装的承载力,海绵城市的透水率风
5.针对不同的做法给出各自的节点做法,完成施工图。
以上是设计的大致思路,供参考。
注意,园路拐角处千万不能为锐角,也就是拐角处应该尽量做成钝角或圆滑角, 另外,一个作品的园路应该有一级二级三级之分,最后完成之后,应该检查是不是可以全部贯通,你先自己走一遍。尽量做到曲线平滑,曲线的s形不能太弯。 我知道的就这些,
代园林景观路径通过组织运动方向、切分空间、安排空间序列,使步行体验产生各种状态与趣味。
景观路径的17种设计样式:
1、庄重引导
路径较宽的直线,把人的注意力引向目标。
2、分岔路径
沿主路设置多条不同朝向的次级路径,结合有利的景观视线激发人前行。
3、设置干扰因素
路径两侧布置干扰因素,使行进过程时断时续。
4、集中
有明显的主路径,其他次要路径向主路径集中,主次分明。
5、若隐若现
路径与地面或环境融合,呈现虚线感。
6、直线交叉
一组直线的自由交叉组合,被直线切割的部分形成多个空间。
7、聚集与发散
多条路径向一个点聚集,具有很强的强调作用。
8、偏移路径
在一条路径旁边偏移出一条或多条路径,形成总体趋势一致的一组路径。
9、曲线路径
曲率平缓的曲线路径适合主要道路,曲率大的适合次要路径。
10、上升下降
通过对路径进行上升、下降处理,产生感受变化丰富的行走体验。
11、蜿蜒曲折
对路径进行夸张的弯曲扭转处理,获得峰回路转、“眼花缭乱”的感受。
12、同心运动
始终围绕中心运动,形成向心感极强的空间。
13、隐藏于面中
路径也可以看起来“不是路径”,但运动轨迹隐藏于面内。
14、迂回路径
由多个连续大拐弯组成,能把时间拖慢的路径方式。
15、折线路径
力度感和适应性极强的路径方式,万用路径模式。
16、直线路径
目的性最强的路径形式,直截了当的解决问题。
17、回返路径
先与节点保持视线接触一段时间才真正到达,类似中国传统造园的“藏与露”。
如何做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有专门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可以学习一下。另外,做公共建筑的设计师,一般都比较懂。
无障碍主要考虑两类残疾人,坐轮椅的,和盲人。
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空间比较宽裕,所以多做坡道,少做台阶。如果台阶不可避免,则要做电梯。
各种把手、按键等,都要考虑轮椅的高度,各种道路、过门,都要考虑轮椅宽度。
主要的交通线路都要有盲道。
另外,就是在很多服务点考虑残疾人专用通道,或专用席位,比如停车位、售票口、检票口、厕所、休息室等,都需要考虑残疾人需求。
正好本人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对于无障碍设计也有些心得。
对于园林景观的无障碍设计,首先得先跟着规范走,建议多翻阅住建部发布的《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其次是一些无障碍设计中需要注意到的点,如:路缘石的坡道、盲道、建筑的无障碍出入口、室外无障碍台阶、无障碍的停车位、无障碍的标识系统。
然后到了具体部分设计时,应该特别注意《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的专项规范,如以下几点要特别牢记:
4.4.5 人行天桥桥下的三角区净空高度小于2.00m时,应安装防护设施,并应在防护设施外提示盲道。
室外人行天桥和地道无障碍坡道宽度不得小于2.0m
室外人行天桥和地道无障碍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
室外人行天桥和地道无障碍坡道的高度每上升1.5m时,应该设置深度不小于2.0米的中间平台。
至于具体的无障碍形式设计,可以去网上找相关的无障碍设计的意向图。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形式,一定要遵守《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这本规范,毕竟规范是用来保护设计师的。。。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园林入口的景观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园林入口的景观设计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