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景观设计台阶规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景观设计台阶规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公园无障碍通道标准?
(1) 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其坡度应不大于1/12,如条件允许,更好设无障碍入口;
(2)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在十字路口设置利于盲人辨向的音响设施;
(3)门的净空廊宽度要在0.8米以上,采用旋转门的需另设残疾人入口;
(4)所有建筑物走廊的净空宽度应在1.3米以上;
(5)公共卫生间应设有带扶手的座式便器,门隔断应做成外开式或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
(6)电梯的入口净宽均应在0.8米以上。
无障碍通道坡度为(1:20~1:8。更大高度为1.5~0.35m)。
七层及以上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2.00m,七层以下入口平台不应小于1.50m。
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坡道的起点及拐弯处应有1.50m的使用空间。坡道及平台处应设栏杆扶手。
直线式坡道,坡面宽不小于1200,坡度不大于1:12;
折返双坡道,坡面宽1200,坡度为1:12,坡道起点与终点及休息平台深度为
1500.
L坡道,弧形坡道,U形坡道,折返三坡道,坡面宽1200,坡度小于1:12,坡度起
点与终点及休息平台深度为1500;
台阶及坡道组合体,适用于建筑路口,城市广场等地面高差较大地段。节省用地,方便通行,观赏效果较好。坡面要平整而不光滑,宽度要大于1200,坡度要小于1:12,其他由设计人定;
台阶能超过建筑红线吗?
不可以的。
红线一般是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boundary line of building)。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建筑红线以外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但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某些公共建筑和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的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的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在建筑红线的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观的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的体型和街景富于变化。
园林里石头做的踏步叫什么?
园林中由石块制成的踏步通常称为“石阶”或“石踏”。这些石阶往往整齐有序地排列,用于连接不同标高处的区域,方便行人通行。
石阶的宽度通常在30至45厘米之间,高度则根据所连接的高差而定,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间。为了保证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石阶表面通常会进行防滑处理,如刻有花纹或铺设防滑条。石阶作为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元素,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够增添空间的层次感和美观性。
苏州园林门前为什么不是台阶而是一堆石头?
苏州园林门前不是台阶,而是放置一堆石头,这就是苏州园林中的造景艺术。
“咫尺山林,多方胜景"。在咫尺之地,突破空间的局限性,典型地再现了自然山水之美,而又不落人工斧凿的痕迹,这是苏州园林里叠山的重要特点。
苏州园林古代造园家就取法山水画“咫尺万里”的写意手段,堆土叠石,模写山川,对空间进行自由的收缩。
园林设计利用不同的形式、色彩、纹理、质感的天然石,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岩、壑、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联想,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因此,苏州园林门前不放台阶,用堆土叠石的造景手法,寸石生情,小中见大,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环境,也反映了古代造园时的智慧和心血。
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翘楚,有很多讲究,也有很久远的历史,很多园林里面都有假山石,和楼台亭阁相互呼应,连接,引导,把人带入意境,亲近自然。
造山一般宜真不宜假,宜整不宜碎,突出峰秀点,石纹仔细配。又道是真山似假则名,假山似真则绝,叠石散碎则假,峰多纹乱则碎。冠云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点。
苏州园林面积不大,所以不会像北方民居那样用台阶引导人入内,而是用假山挡住外人的视线,也展现了园林主人的财力和实力,艺术想象力,甚至有风水的概念,有山有水才是更佳的人居环境。
谢邀!园林,实为园中的山(水)林。我国园林形制分为: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等三类。
苏州园林属江南"私家园林"中的上品。江南私家园林,对"自然"两字最为看重。造园一定要达到"虽系人作,婉如天开"的效果。园中除:亭、台、楼、阁、廊、坊、桥等为人工建筑,其他:一山一石、一池一水、一草一木,包括游步道、建筑小品等,均要效法自然状态布局,不能有一絲人为雕琢痕迹。所以入口的布局,原是啥样就是啥样,最多用几块怪石,几丛绿植点缀一下,不会刻意去修几步台阶的。象:留园的入口很窄,进门后联着一条曲径,通到"古木交柯"、"绿蔭"后园中美景才豁然开朗;拙政园更是从腰门进入,绕过荷池才能看到园中的庐山真面目。
但北方的私家园林就不如江南的私家园林那样,自然、秀气了。如北京的"刘墉园",进园要从五步台阶高高的大门进入,显得十分笨拙。所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不是吹出来的,应是实至名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景观设计台阶规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景观设计台阶规范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