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内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国内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60平方的地面怎么设计一个36平方的房子?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不简单 。😹😻😹😹从题目的理解是有块占地160平方的空地,但是只能在36平方的地面面积建造房子。不管是问题不清楚,还是现状如此,我觉得作为建筑师或者室内设计师都还是很有兴趣挑战此类项目的。由于36平方的具体边长参数不清楚,暂时把我手上囤的一套日本极小住宅的资料分享给您,但愿能作为有趣的话题延展下去。
LOVE HOUSE(爱之宅)是为一对夫妇设计的居所。项目所在的场地仅有33平方米(3.3米宽,10米深),建筑师在这一限制下打造了正面宽度为2.7米、深度为9米的房子,并利用贯穿整个建筑的弧线来实现空间的分割,并将连接一层、二层和屋顶的楼梯结合进来,为住宅的主体空间赋予了一种“既非室内,也非室外”的独特体验。
在这个空间里昼夜的更替在这个空间中变得尤为明显,这里没有设置任何照明设备,在夜晚只有烛光与星光的陪伴。下雨的时候可以沿着屋顶的曲线拉起雨幕,聆听雨声的变化:安静的、强烈的、伴随着风的…日光、月光与微风充盈着小屋,鸟类和昆虫在果树间栖住。每天的情境都有所不同。大自然为地球赋予的一切都将在小屋中呈现。
类似这些极小住宅的案列在日本有很多!建筑师们基于“微小事物拥有无限可能”的想法,通过理性和感性并重的方式建造着这些住宅。只是,在我们的土地上,敢于这么尝试的建筑极少,当然也和我们土地制度,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有关。
希望以上资料不是答非所问,能够真切帮助到您!😈
感觉像个哲学题,明明有面积,确只做36平米的房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剩下的面积拿来做什么呢?重要信息太少了,无从设计,也帮不到你。
相当于从零开始设计,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设计师可以随便想,随便画,但都是个人表达。
建房子需要一个实在的想法,如果在白纸上空想,没有客户的存在,最终是建不出来的这需要客户,使用者,设计者,施工者,共同努力,光靠一方是设计不了房子的。
之一感觉,想到你可以建个塔,多利用高处空间,……
你可以网上多找些资料,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场景去找,根据这些资料与设计,施工方使用者,来共同协商,也能更好落地。
36平方的房子不是很大啊,平均每边6米长,这么大的房子只适合一个人或两个人居住。这应该是院子里准备自建的房子,不知道房子的具体用途,如果不作为居住所用,内部规划会有很大不同。
先规划房子形状和设计风格
建议把房子设计成正方形,比较好规划,再有中国人也比较喜欢方方正正的房子。如果想尝试不同的感觉,可以尝试一边5米,另一边7米的长方形房子。单独一边不建议太长,进深太短影响居住体验。
还要想好房子的外形设计,是欧式的、现代风格还是中式风格。
欧式风格的特点:有罗马柱、尖顶、对称结构,华丽严谨。
中式风格的特点:白墙黑瓦、对称结构,庄严肃穆。
现代风格的特点:自由、突出创意、直线条。
从成本、空间利用率来讲,现代风格更适合居住。
规划房子的楼层
外形规划好之后,还要规划房子的楼层。如果用来居住,36平米的房子基本应该包含卧室、客厅、厨房和卫生间,所以双层是必须的。
规划房屋内部结构
因为一楼总进进出出,厨房和客厅可以安排在一楼;私密性较强的卧室、衣帽间和卫生间可以安排在二楼。
这些都规划好后,就开始施工。可以用轻钢材料建房子,成本低,时间快。
36平其实很小的,我自己房间都120多平!
36平其实也实验不了太多功能,只是主要的几个实用功能需要注意!主卧20平,尽力要求方正的空间,空间体验感好,别太压抑!卫生间6平,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就6平应该有的都要有!10平的衣物间,老婆的私密空间,老婆超爱!
我们是同路人啊[握手]!我也喜欢让住房面积尽量小些,让空出来的部分大一些,建个小花园,亭台楼阁,曲径幽幽,鸟语花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多么享受啊!
住的地方就简单些啦,反正不需要蜗居屋内,晚上闭眼睁眼就过去,一床一桌就OK啦,36平方都显得大了一些。
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这么办吧[鼓掌][握手]
学美术考上的大学与文化课考上的大学有什么区别?
打开电脑之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的网友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可是对于很多的高考生及家长来说,这可能的确还是一个问题。都是考大学,也都要参加高考,为什么美术生(艺术生)的高考成绩要求要比普通文化生低25%左右,学美术(艺术)考上的大学与普通文化生考上的大学有什么区别?
其实,两者之间没有区别。美术生考入的大学中,只有十几所高校属于专门的艺术类院校,他们以招收美术生为主,但是也招收普通的文化生。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除了招收美术生之外,还招收理论类专业的文化生,以及工业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学等部分工学类专业的普通文化生。而招收文化生为主的高校,则有更多的学校招收美术生,比如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些纯理工类高校,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这些综合性大学等都在招收美术生。所以学美术考上的大学与学文化考上的大学,没有区别。
曾经有位重庆的高考生家长问过我一个问题:“文科生不能考的临床医学专业,曾经在重庆医科大学是可以考的;文科生不能读的计算机专业,有时在高考中是可以填报志愿的;为什么艺术生不能转到普通的文科或理科专业中去?”是因为艺术生学不好普通的文科或理科专业吗?并非如此,笔者与艺术生打交道十多年,见过的600分以上的艺术生非常多,更高分的艺术生有680多分。也有高考成绩超过600分的考生在大学期间,与笔者透露过想转文化类专业而不得,最后他们接受笔者的建议,选修第二专业。
为什么艺术生不能转普通的文理科专业呢?这与国人善于钻营有关,曾经的艺术生是可以转其它专业的,有些学生及家长实施了“曲线救国”方针,以艺术生的文化成绩考入名校,最后再转入普通文理专业中去,于是在后来,这条路被彻底堵死。艺术生只能在艺术类专业之间转换,文化生却可以自由地转专业,即使是文科生转理科生的专业也比艺术生转专业容易。
只能说,学美术考上的大学,所学的专业与普通文化生学习的专业有所区别。美术生所学的专业中,有80%以上的学生学习的是设计学类专业,而本质上讲,设计学类专业是一种职业技能,有点类似于我们的职业本科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一样,以教授职业技能为主,而不是理论为主。所以,对于艺术类本科生的录取,并没有要求太高的文化分,而是以专业能力为主,这与我们的职业教育升学高考要求非常相似。
我们可以看到,在所有本科高校中,众多的学科门类毕业生考研升学的需求比例非常高,有些专业的升学率达到60%-70%,而艺术类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基本上在10%左右,与普通文化生升学比例对比,差距非常明显,为什么?因为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已经学有所长,能利用自己所学的东西,为自己创造财富。很多网友嘲笑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从事“自由职业”的人数太多,认为这都是为“失业”找借口,可他们根本没有真正明白,艺术生们为何愿意从事“自由职业”?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非常实际的事例。在2015年之前,重庆就业市场中的设计师、动画师大多是通过各种电脑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真正的美术类教育,因为人才的奇缺,很多大学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等进入了设计师、动画师行业。而在这以后,随着美术类人才供应的跟上,这个行业的很多设计师、动画师由专业美术类院校毕业生替代,他们不仅具有更高的美的欣赏标准、创作标准,也具有更高的审美能力,他们还有更强大的创造能力,随着这个替换的完成,我们进入了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动画师创作年代。
这就是学美术考上大学以后,毕业生带给我们这个社会的变化,对美的创造、欣赏与 *** 标准的变化。他带领我们整个社会对美的认识、理解与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内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内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