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山水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国山水园林景观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如何快速完成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想快速完成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快速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了解客户诉求。
2、充分解读并把握项目策划背景。
3、明确甲方开发意愿、建筑规划信息、场地独特条件。
4、认真书写项目建议书。
5、尽快与甲方交接,参与项目座谈会。
6、尽快成立项目设计组或组织团队安排项目经理召开项目启动会。
7、尽快安排项目负责人设计主创,根据前期会议要害,起草项目概念性提案。
8、尽快把提案发于甲方沟通确认,倾听甲方的意见。
9、结合甲方反馈意见,由项目经理、主创人员组织全面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确保设计方向的可行性。
10、根据调研结果,做出项目概念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11、不断与甲方沟通,逐渐深化设计,从概念提案到方案设计,再到方案深化设计,再到项目扩初设计,再到项目施工图设计,每一阶段都要充分与甲方对接好,做出更好的服务给甲方。
最后,这一切都依赖于自己的专业能力。
出了深入的了解甲方的设计诉求,勘查现场的施工结构,还要了解周边环境和甲方的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是一切前提都基于一点!预算!预算决定一切,园林设计其实和其他设计领域很相似但是没有预算的前提一切设计都是徒劳的,所以在前期工作了解完后一定要知道预算。不然无尽的修改甲方也不会理解乙方的。
1、接受设计任务、基地实地踏勘,同时收集有关资料
2、初步的总体构思及修改
3、方案的第二次修改文本的 *** 包装
4、业主的信息反馈
5、方案设计评审会
6、扩初设计评审会
谢谢提问,个人观点其实也不存在快速不快速完成的问题,就是设计本身就是针对不同业主或者使用群体来进设计的特别是景观设计可能是公共或者住宅景观都是面对很大的人群,而往往觉得这个方案能否通过的是开发商领导或者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等。当然就是我们可以针对这类决策人的喜好或者设计师的个人魅力和好作品来打动他们来达到快速通过,不过就我从业10年的经验看好事多磨,好作品还在经过推敲和仔细打磨,就如贝聿铭设计肯尼迪图书馆也经历了好几年经过修改,重新选址等。如果真要说如何快速完成只能是一个初步方案构思如何快速完成这里也分享自己平时的一些经验
1.拿到项目会去现场考察,现在也都是喜欢用无人机拍摄些实景,如果没办法到实地一会尽量多让业主发实景照片,自己到百度地图上了解项目的基础情况,交通,河流,还有现场一些可以调整或者需要保留的像大树,或者有记忆的老物件,我们一般都会考虑在里面。
2.经过初步考察后会很业主进行思想的碰撞,了解业主的诉求,以及一些喜好,当然也会跟他们说下我们根据考察情况下来对现场一些一样改造或者保留区域的想法,和一个自己初步的思路,基本上这边讨论就把整个业主的需求了解清楚及我们的想法特别是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跟他们交流探探底,这一轮挺重要。
3.了解前面两个以后就是开始做分析工作和一些想要的调研数据和案例分析,比如幼儿园景观一个分析儿童需求,设计需求,家长的需求,教职工的需求,也可以根据这些做个社会调研,现在各种平台发起投票也很方便
4.有了前面重要的分析数据,我们就可以根据看大众的需求毕竟咱们景观还是服务大众的,根据需求来分配各个功能占的比重,在结合业主需求来划分区域
5.有了合理功能分布以后就是会开始去挖掘这些文化内容,故事内容,提出设计主题关键字,比如山水,禅意等等,然后取一个吊炸天的名称
6.有了之前定好的文化内容,故事内容以后,我们就根据这个框架跟之前的功能分布来开始正式的平面设计,去考虑设计什么景点那里设置景点,那里需要猛烈些冲击力大点,那里放松些树多点,当然我们一定要考虑造价

7.有了平面想法后,一般平面和景点大体想法在草图阶段基本就出来了,接下去我们得找意向毕竟业主可能不一定能理解草图和平面的意思。
8.平面草图和意向都好后我们基本会内部沟通下要没有什么问题会很业主进来初步的想法交流。
以上大体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路,不过每个人 *** 不一样,就是寻找适合自己和业主的最重要,有的确实就是马上要的也没办法,硬着头皮干,我也不太喜欢这样的,你懂的甲方爸爸光芒万丈。
中国文人山水画园林起源于?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特有的画种之一,秦汉时期,宫殿壁画的大量涌现,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这时虽未出现山水画,但出现了表现山水的图画,如东汉时期的山系平陆早园汉墓壁画《山水图》。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绘画史和园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大量的山水诗、田园画的出现促使山水画的生成。 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看出此时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且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而他的人物画《洛神赋图》卷中的部分配景山水中可以领略到当时山水画的大致形貌。此时的山水画理论已经基本成熟,而且讨论了空间的表现,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而这个时期的宗炳和王微的“神”、“情”之说主张山水画创作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表现出来的天人合一哲理思想,对园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在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台主要是满足上层社会阶级,他们用囿台狩猎、游玩、观察天象和气候以及祭祀。而在秦汉园林则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山水环境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阿房宫”,它首先在苑囿中建立朝宫,实现了皇家园林里的游赏、居住、朝政等活动的兼容,促使了具有宫苑式的“园”的形成。中国园林从汉起称“苑”。其中以上林苑最为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更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同时在汉文帝时期出现私家园林。
中国文人山水画园林起原于先秦。自唐代出现了诗人和画家自成一派的"文人园林"以来,经过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乃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蕴涵着被誉为"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文人园林"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内容及艺术形式的发展。
聊城山水集团是干什么的?
聊城山水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山水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集团业务涵盖了山水环境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等领域,致力于为城市和乡村提供优质的山水环境规划和生态保护解决方案。同时,集团还在乡村振兴、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多项项目,为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和美化生活空间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聊城山水集团致力于打造成为山水环境领域的行业领先者。
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如何体现园林意境?
很高兴您邀请我为您解答这个问题。作为美极园林的一名资深设计师,如何体现园林意境,我认为可以参考古人用绘画与诗词的巧妙结合,绘画与诗词能表现出一个文人的情操和意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也不突然。
所以说即使是现代园林景观依然可以融入绘画技术,园林景观的合理布局加上绘画技术的点缀,能够使园林景观整体看上起十分大气,让人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园林意境。
古代建筑设计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较为常见,从平时生活中的公园便可以看出端倪。公园门口的牌楼就运用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将门口建设成牌楼的模样,再加入现代的元素,既有古韵味,又不会与周边的建筑显得格格不入。除了门口以外,其中的亭台楼阁都会与古建筑相仿,屋顶也会做成黄色琉璃瓦般的建筑形式,远远看去,好似真的古建筑。
色彩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色彩的感官与现代人是有区别的,相差比较大。比如,黄色在现代就是普通的颜色,一般的场合都可以使用,但是在传统文化中,黄色是富贵与权力的象征,普通人家是不能运用黄色的。所以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对色彩的理解设计园林景观,在融入传统元素的同时,还能表现出设计者的意图,可以说一举两得。而色彩分明也可以对园林景观中的区域进行隐晦划分,形成特有的感觉。
希望以上的说法能对你产生帮助!
中国名园有哪些?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宝贵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园林分为江南古典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他们代表着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
苏州、上海园林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是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和总成。
本文只讲讲上海的五大名园。
1、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上海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修建于南宋时期。园内环境优雅、布局精致、小巧玲珑,深受到广大游客喜爱。
秋霞圃全园面积45亩,是由三座私家园林合并而成。
秋霞圃分为四个景区:桃花潭景区、凝霞阁景区、清镜塘景区及邑庙景区。秋霞圃布局精致、环境优雅,小巧玲珑,景物与色彩的变化都不大,好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意,让人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遐想。
2、醉白池
醉白池位于上海松江区人民南路,占地5公顷,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上海的旅游胜地。
醉白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上海地区五大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园内古木葱茏、回廊曲径、亭台密布、古色古香。
3、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园”, 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更名为“古猗园”。
古猗园由四面环水的两块岛地组成,有五座平桥与两岸连通,以一座曲桥使两岛相接。
古猗园共分为戏鹅池、逸野堂、青清园、松鹤园、南翔壁、鸳鸯湖6个景区。
4、曲水园
曲水园位于上海青浦区公园路。初建于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当初修建此曲水园时,曾向每个居民征收募集一文钱,故又称为“一文园”。
公元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在园内增建楼台,前后共经历40余年,建成24景, 30余庙。
公元1798年(嘉庆三年)改园名为曲水园。
光绪年间 又 用时20年相继修复园、庙,添建了花神堂、放生池。
1927年增修了假山,修筑九峰一览亭,游人可以登高远眺松郡九峰。
5、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东北部,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30余亩。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边有城隍庙。
豫园景色佳丽、规模宏伟,古人称赞其为 “奇秀甲于东南”,有“东南名园冠”之雅号。
何谓名园?所谓"名园",可以理解为一个地方最著名的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1961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了之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分别为:江苏省苏州市拙政园、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江苏省苏州市留园。这是仅有的四座中国古典园林,是被公认为中国更优秀的园林建筑。
中国四大名园之首——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是苏州存在的更大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之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 *** 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之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现存面积更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是清代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的谷地上。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面积更大的皇家园林。山庄及周围庙宇无论是从建筑学、造园艺术还是政治、经济上都有广泛的意义,这也是使得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重要因素。承德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比较高的美学研究价值,同时还保留着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留园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
留园以其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留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留园全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为原留园所在,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留园是之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形式优美,而且富有神韵,风格独特。讲究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保持自然之原貌,而且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如今,旅游活动日益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游览观赏古典园林已成为陶冶情操、调节心境的重要手段,保存好古典园林及其特色建筑也应该成为游客的文化自觉!
(图片来源 *** )
1、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它前身为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而建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98年12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全园以西山群峰为背景,建筑群与山湖形势融为一体,景色变幻无穷。颐和园分3个区域,分别为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旅游区。
2、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占地更大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山庄分为宫殿区、湖区,山区、平原区四大区域,其中宫殿区和湖区是避暑山庄的精华所在。
3、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存在的更大、最著名的古典园林。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400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占地78亩,全园以水为中心,萦绕着错落有致的假山及精致的庭院建筑,花木并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园区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东部开阔疏朗,西部建筑精美,而中部以水池为中心,保持着明代园林朴素自然的风格,是全园精华所在。
4、留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当时称“东园”。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1997年12月,留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留园现分为中、东、西、北四景区,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精华。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园内亭台楼阁、奇石曲廊,加上满园的绿意和一汪碧水池塘,一步一景,景景相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山水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山水园林景观设计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